首页 > 地理 > 中国地理 >
阅读

太白山:中国西部之璀璨明珠

时间:2020-06-22 07:46 来源:菜叶 作者: 菜叶

简介:太白山是秦岭山脉最高之峰,亦即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中。它是秦

【红叶网探索分享】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最高之峰,亦即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中。它是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其第四纪冰川地貌地质遗迹被誉为“中国天然地质博物馆”。

它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国家森林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人文景观为内涵,构成了一幅静动结合、自然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风格独特的生动画卷。获得“中国西部的绿色明珠”之美誉。

秦岭最高峰太白山——中国西部之璀璨明珠

太白积雪六月天(摘自网络)

太白景观梯度分带现象

如若您来到位于秦岭北麓的太白山,会发现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眼前呈现的将是奇妙的景观梯度分带现象。

现象1 »

在海拔800~1300米之间的低山区,发现地形起伏间,兼有黄土地貌与石质山地地貌相映出现。

现象2 »

在海拔1300~3000米之间的山区,北坡大体从刘家崖到放羊寺,南坡从黄柏塬到三清池,属石质中山区。大殿以下为深切谷地,沟谷断石呈“V”型,谷间山梁陡峭,多呈锯齿状。大殿以上石峰林立,山石峥嵘,巨石嶙峋,千姿百态。大殿至斗母宫一带层峦叠翠,势若屏风。大殿之东北梁上的麦垛石甚为奇特。斗母宫附近的花岗片麻岩柱峰,如巨大石柱,傲然挺立,直插云端。斗母宫至放羊寺间,多为巨大块状岩石,谷中岩石前拥后挤、重重叠叠。

现象3»

在海拔3000米以上至太白山顶峰的高山区,可见高山奇湖、万年不融冰洞及壮观的“石海”。

秦岭最高峰太白山——中国西部之璀璨明珠

太白山(摘自网络)

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

经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奇特的景观现象均与第四纪冰川地貌有关,其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岩石组为太白山第四纪冰川地貌提供载体:

太白山主要由变质岩、沉积岩及岩浆岩三大类岩石组成。变质岩为中元古界宽坪群(距今约14亿年)片岩,夹有大理岩,分布于太白山北部桃川河、石头河一带;沉积岩为中泥盆系古道岭组(距今约3.8亿年)灰岩、砂岩,分布于太白山南侧湑水河一带;岩浆岩主要为距今4.7亿年形成的花岗岩。

秦岭最高峰太白山——中国西部之璀璨明珠

太白山冰斗湖冬景(摘自网络)

新构造运动为第四纪冰川地貌提供基础条件:

新构造运动是新时代以来的构造运动,主要以升降垂直运动方式为主。太白山的隆升与全球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进入第四纪以来,由于板块运动,秦岭不断隆起,形成太白山山体。在太白山的北端是渭河地堑构造,与太白山有着近5000米的差异性隆起。正是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抬升,为太白山自然景观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使其形成了如此壮观的山势及高海拔地貌景观。

太白古冰川作用的雕刻艺术:

大约在1.15万年前的更新世末,全球性的气温下降,我国称之为太白或大理冰期,此时的太白山区大雪纷纷,粉妆玉砌,经年不化,于是雪线附近山顶上和山坡上低洼之处的雪越积越厚并变为颗粒状的粒雪。粒雪层间有轻微融化的液态水,它通过粒雪间的孔隙缓慢下渗冻结在孔隙中,日久天长,最下层的粒雪逐渐会变为近于透明而带浅蓝色的冰斗。冰川冰斗不断积累、增厚变大,剥蚀、携带着下伏和周围风化、松动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在山坡上刨蚀出斗状地貌——冰斗,并进一步涌出冰流向山谷,形成冰川。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红叶网